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「基礎法學之理論與方法:法律與社會群組」專題研究
Seminar on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Fundamental Legal Study: Law and Society 
開課學期
107-2 
授課對象
法律學院  法律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莊世同 
課號
LAW7476 
課程識別碼
A21 M9880 
班次
 
學分
2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3,4(10:20~12:10) 
上課地點
法研5 
備註
基礎法學組一年級須先修畢「基礎法學之理論與方法:理論群組」專題研究(A21 M9870)。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24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72LAW7476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基礎法學的範圍廣泛,通常包括法理學、法律史、法社會學、法律經濟分析等,新近更包括各種廣泛的law and …等研究領域。然而,目前台灣大學部法律系的基法課程相當不足,即使是考進法律系碩士班基法組的研究生,往往也有基本訓練不足之處。有鑑於此,基法組開設「基礎法學的理論與方法:理論群組」以及「基礎法學的理論與方法:法律與社會群組」,各兩學分的兩門課程,期使修課同學對於基礎法學有完整深入的認識與掌握。本學期開設的「理論群組」課程,主要包括英美法理學、德語法理學、女性主義法學、批判種族理論、法律動員等領域。
本課程也非常歡迎法研所其他組的同學以及其他研究所同學來修習,沒有任何其他條件。
 

課程目標
1. 讓同學擁有各個基礎法學重要領域的基本知識。未來不論寫哪一方向的論文,其基本知識不會偏廢。
2. 「基本知識」包括:各領域的基本概念、觀念、理論、方法、文獻、資料、主要爭議問題、傳統與新興研究領域等。一個基本的評量方式預訂讓同學能掌握約200個左右的關鍵字(概念),以及運用這些概念的分析與論述方法。
3. 經由本課程的修習,可較清楚地選擇哪些領域來深入研究與撰寫論文。
4. 訓練寫作學術論文的基本能力。
 
課程要求
1. 參與討論、報告、不缺席。
2. 各單元筆試。
3. 撰寫指定文獻心得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上課提供 
參考書目
待補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平時成績(含出席狀況) 
20% 
 
2. 
各講授老師之評鑑成績 
8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18  莊世同:課程簡介 
第2週
2/25  莊世同:文獻閱讀與摘要報告
Brian Tamanaha, "Introduction: A Realistic Perspective", in Brian Tamanaha, A Realistic Theory of Law,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2017, 1-11. 
第3週
3/04  王泰升(一):台灣法律史的提出及學科化
閱讀資料:王泰升,〈台灣法律史的提出及學科化〉、〈台灣法律史的提出及學科化:回應〉,未定稿,將刊於《中研院法學期刊》;王泰升,〈促轉案件的由來及史料搜尋與判讀〉,發表於法官學院主辦,「107年辦理促進轉型正義案件法官研習」(2018年10月22日)。※修習者就該週閱讀資料準備5分鐘心得報告,課堂上發表及討論(第3-5週) 
第4週
3/11  王泰升(二):「歷史思維法學」的觀點:以關於調解制度的探討為例
閱讀資料:王泰升,〈再訪臺灣的調解制度:對傳統的現代化轉譯〉,《臺灣史研究》,第25卷第1期(2018年3月),頁101-136。
 
第5週
3/18  王泰升(三):自己的疑惑自己追尋:法學緒論的由來
閱讀資料:王泰升,〈戰後台灣「法學緒論」的知識系譜:源自明治日本及民國中國〉未定稿。 
第6週
3/25  王泰升(四):前三次授課部分之筆試 
第7週
4/01  停課一次。 
第8週
4/08  陳韻如(一)
【第ㄧ週:比較法作為一種方法?批判法學的介入】
關鍵字: 比較法、法律繼受/移植、文化論、自主論、法律與社會、批判法學、法律全球化、語言/言說、第一波法律全球化、薩維尼、意志/意思(will)、家庭法例外主義

閱讀資料:
#1 Michele Graziadei, “Comparative Law as the Study of Transplants and Receptions,” in Oxford Hand Book of Comparative Law, edited by Mathias Reimann & Reinhard Zimmermann, Oxford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2006. (全文)
#2 Gunther Teubner. “Legal Irritants: Good Faith in British Law or How Unifying Law Ends up in New Divergences” 61(1), The Modern Law Review, 11-32 (1998)(14-19頁)
#3 Duncan Kennedy, “Three Globalizations of Law and Legal Thought: 1850-2000,” in David Trubek and Alvaro Santos, eds., The New Law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. A Critical Appraisal,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2006 (19-37頁)

【期末評分方式】
課前文獻摘要與提問40% (每週日中午十二點前寄給助教)

期末報告/研究計畫 60% (繳交期限另訂)
 
第9週
4/15  陳韻如(二)
【第二週:「社會」來了: 功能論】
關鍵字: The Social、第二波法律全球化、左/右派、Pound
閱讀資料:Duncan Kennedy, “Three Globalizations of Law and Legal Thought: 1850-2000,” in David Trubek and Alvaro Santos, eds., The New Law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. A Critical Appraisal,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2006 (37-59頁)
 
第10週
4/22  停課一次。 
第11週
4/29  陳韻如(三)

【第三週:密涅瓦之鷹:尋找自身 / 綜合討論】
關鍵字:第三波法律全球化、利益衡量、認同、權利(的逆襲)、美國、台灣
閱讀資料:Duncan Kennedy, “Three Globalizations of Law and Legal Thought: 1850-2000,” in David Trubek and Alvaro Santos, eds., The New Law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. A Critical Appraisal,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2006 (59-73頁)
 
第12週
5/06  簡資修(一)理性選擇 
第13週
5/13  簡資修(二)合約法學 
第14週
5/20  簡資修(三)法律科學 
第15週
5/27  簡資修(四)筆試 
第16週
6/03  莊世同:總結與回顧(一) 
第17週
6/10  莊世同:總結與回顧(二)